我们始终生活在过程中而非结果里 记得中考失利后的自己在房间里一次又一次反省自己,假如能重来,我又会是什么样子。我永远忘不掉刚进入紫光的那一刻我心中的满腔热血,阳光斑驳地洒在崭新的教学楼上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与希望的气息,我怀揣着懵懂与憧憬,迈进了这扇通往未来三年的大门。 刚开学时让我最忘不了的是在开学典礼时李校长对我们提到三个字:可能性,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对这三个字也有了自己的理解。
还记得四年前的那个夏日,我怀着憧憬走进校园,高大的法桐用浓密的树荫庇护着我,让我如沐春风,我爱上这里,决定将我的高中定格在这里。从此,我的生命便与这道“光”相遇。
周五夜幕低垂,于林生老师的电话不期而至,邀我撰写一篇《桃李回音》。初闻此讯,我虽感意外,却也欣然应允。回想起高中,思绪一下将我拉到了2020年那个夏天。
此篇献给我和你们:回望过去,高中生涯当属我从小到大学习经历中最难忘且最具纪念意义的阶段。这绝非虚情假意敷衍之词,皆是我内心的真实感受。
赵桐作为威海紫光实验学校2023届毕业生,其进入大学后的卓越表现,正是我校“赋能”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。
时光的车轮悄然驶过,当闫雪老师问我要不要写桃李回音时,我才骤然发现我已经离开紫光这么久了。我是2024届的毕业生王佳怡,也是紫光成就的万千学子之一。 回想2020年我刚刚踏入紫光的校园,新奇和局促是我最初的写照。同时我也在紫光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:第一次住校,第一次上台演讲,第一次与校长合照,还有第一次复读。在紫光我也认识到了许许多多快乐,有趣的朋友。
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,见证了平凡的奋斗过程,记录了青春最动人的足迹
大家好,我是紫光17级的学生刘思宇,目前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。承蒙厚爱,时隔多年,还能够参与到母校的《桃李回音》,是我的荣幸。高中时期,对我来讲绝对是生命中记忆深刻的一段时光。我对那时期的经历充满感激,它让我成为了现在更好的自己。
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院院长,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委会主任委员,中国认知学会社会认知分会理事,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心理学专委会主任委员
春日的暖阳里,雅安北附实验学校学术报告厅内涌动着教育的智慧与温情。3月30日,第四届家长大学线下培训讲座顺利举行。家委会成员齐聚一堂,与李含果校长共话成长密码,解锁家校共育新篇章。
为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,凝聚家校共育合力,为孩子的成长助力。2月28日下午雅安北附实验学校高中部高二年级召开全体家长会。这不仅是家校之间的深度对话,更是家校合作共探学生成长的平台。
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,班级是孕育梦想与希望的摇篮,是知识传承与人格塑造的微观宇宙。优秀的班级管理,如同一位智者的精心布局,既需严谨的规则以塑形,又需温柔的教诲以润心,更需深厚的爱意以滋养,适时的惩戒以正风。
返回